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生活方式和农业种植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农药化肥大量使用,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村地区日益深刻的影响,加剧了我市农村生态和环境的恶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奋斗目标,把村容整洁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标准,这既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是农村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避免因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而引起的农村水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确保农村水源的安全和农民身心健康,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为此,淮南市环保局根据安徽省和淮南市环境保护规划,结合当地乡镇“民生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自2009年起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程。至2011年5月,我市已经开展了12个生态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工作。后在2011年,根据淮南市政府和淮南市环保局的要求,拟再建6处村镇生态式污水处理站,山王镇林场村生态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便在此时立项。
一、林场村污水处理的过去和现在
1、污水的产生及影响:在没有建立污水处理站前,林场村还没有任何污水处理设施,每家每户产生的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便直接排入各级河道,严重污染了水环境,导致农村地区环境污染严重。农村水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丧失了原有水体自净的功能。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民生活方式的逐步城市化,如抽水马桶和洗衣机的普及,生活污水的产生量还将随之增长。所以,在城镇居民集中居住区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之后,农村分散农户生活污水无序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随之凸显出来。因此当前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工程十分重要。
2、林场村污水处理的现状:2011年底,山王镇林场村生态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正式投入建设,并于次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该生态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主要对林场村约1300人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工程设计规模50m3∕d,进水CODcr为200—250mg∕L。日处理污水量基本满足了该村污水处理的需求。
二、林场村污水处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村居民住宅规划滞后,影响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林场村地域广,农村人口居住分散,规划滞后,居住点四面开发,有的一个点一幢房。出于居民点散且小,污水收集难度大,对农村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带来建设难、管理难、投资大等困难。
2、建设资金严重缺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属于公益性项目,需要大量公共财政资金投入,由于各地财政比较困难,加上大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治污项目很难开展。但在上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市政府投资60余万,以招投标的形式,将此项污水处理工程承包给山东奥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较好的解决了村镇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可见,如果以现有的村镇级财力完成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可能会有较大的难度。
3、各级政府对农村生活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活污水处理的认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农村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近年来,市、区、镇、村对新农村环境整治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各级政府应对新农村环境污染整治的长期性、艰巨性及阶段性的要有充足的认识,同时部分基层干部还存在着对农村环境整治的必要性认识不够,对农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其次,部分干部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片面追求短期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对长远规划和建设问题考虑得比较少。再次,尚未形成全民关心农村环境整治的氛围。少数人认为农村环境整治是政府部门的事情,与己无关;最后,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造成对农村生活环境认识不足。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农民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农民在环境整治工作中一开始就抱着“要我整治”的消极态度。以上种种认识上的偏差,阻碍了农村环境整治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深入开展。
4、政策是否健全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实施的瓶颈问题。一是未形成完善的资金补贴政策。市、区、镇、村死级财力在新农村环境建设资金分配上是否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的分配机制,同时新农村环境建设的资金倾斜政策、生态补尝政策是否明确等等。二是缺乏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阶段性目标(长期的、短期的)及与之相适应的激励和约束政策,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没有列入政府考核的范筹。三是农村建设政策不明确。目前对农村建设项目的审批手续、评定标准及验收要求都是按照政府对城镇区域一般项目程序来操作,与农村的具体情况并不符合;然而现在又没有一套农村的项目审批手续、评定标准及验收要求,造成农村建设程序较为复杂,造成农村干部望而却步
三、林场村污水处理工程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要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下一步农村整治建设的重点来抓。建议成立由发改委、水务局、环保、财政乡镇等部门组成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统一指挥协调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并设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办公室,具体负责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以创新就有作为的观念,积极探索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调动各级各部门和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普通百姓对治理生活污水重要性的认识,变“要我治”为“我要治”。
2、统筹规划,有序实施。在对全市农村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根据农村人口分布密度、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编制淮南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总体规划,通盘谋划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计划。基于我市农村部分地区经济欠发达,各乡镇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域特点、自然地理条件和居民点规划特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的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从当前我市实际,根据我市财力、规模和重要性来看,我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拟按先居民集聚区,后分散户,先规划大后规划小,先积极性高来逐步推进。
既要结合各农村特点,兼顾农村之间较大的差异性,又要考虑到城市与乡村发展的非均衡性与高度关联性,强调城乡发展的整体性、互补性和协同性,合理建设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对于少数城中村及城区周边镇村,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近的,即可纳入城市排水体系统一处理。达到投资省、施工周期短、见效快、统一管理等效果。对于其他大多数中心镇和行政村,应从资源化利用角度出发,设计合理的处理方法,尽量减少基础投入和处理成本,有效提高污水资源利用率。如对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可采取分散处理模式,以达到布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有保障等效果。而对村庄布局相对密集、规模较大、经济条件好、镇村企业或旅游业发达、处于水源保护区内的单村或联村可采取集中处理模式,即对所有农户产生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建设处理设施,统一处理农村全部污水。
3、增加投入,强化指导。充分利用和整合市水务等部门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资金,明确市、区、乡财政以一定比例配套,明确政府为投资主体,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积极鼓励企业、个人、社会团体等以各种方式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倡导村企结对,动员和引导广大农民自主投工投劳。为加强对各地开展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技术指导,市环保局可以考虑成立由各方生活污水处理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委员会或技术指导小组,开展对污水治理项目鉴别评审、治理模式选择、建设实施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因地制宜推广投资少、能耗省、资源利用率高、管护方便、实用性强的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4、健全机制,规范管理。在下一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实施中,制订好中长期的崇明农村污水处理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我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责任主体,确定工作目标,提出工作措施;准备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标准,统一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要求和考评验收标准,规范项目管理,确保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建设、运行和管护机制,规范操作程序,力求取得长效。同时,积极借鉴各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模式,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努力使工程项目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